中公董事长开直播回应退费难、股价等问题,称欠学生的每一分钱一定还

tamoadmin 0

 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,虽然深陷“退费难”风波,中公教育(***)“考不过包退”的协议班目前仍在售。

  7月1日晚,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出现在中公严选抖音直播间,对退费、股价等在内的一系列争议问题做出回应,称“给我们点时间”,“欠学生的每一分钱一定会还完”。

  此前一段时间,中公教育陷入跑路传闻、退费争议和股价波动等局面,这次直播是李永新首次公开露面对外进行回应。面对商业模式之困、投资失利、股价创新低、声誉危机等问题,作为公考培训龙头企业的中公教育,如何才能破解困局?

中公董事长开直播回应退费难、股价等问题,称欠学生的每一分钱一定还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深陷“退费难”风波,李永新向学员承诺“一定会还钱”

  在7月1日晚的直播中,李永新鞠躬道歉,并就退费问题向学员承诺“一定会还钱”。李永新称,由于自身决策和外部环境因素,如行业政策调整及疫情影响等,导致了退费问题的出现,将通过努力收款、快速恢复业务、融资等各种方式解决问题。

  直播中,李永新透露了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,表示中公教育今年4月和5月的经营情况正在稳步改善,并且正值暑期封闭班期间,各地分校都非常忙碌。

  据悉,中公教育以职业教育培训为主要业务,提供包括公务员考试、教师资格考试、事业单位考试、考研等在内的招录考试培训服务。培训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提供,线下服务通过直营网点进行,线上则通过网络平台提供课程和直播授课

  其中饱受争议的是中公教育推出的“协议班”模式,即学员在考前与培训机构签订协议,如果考试未通过或未被录取,培训机构将部分或全额退还培训费用。这种模式吸引了大量学员,中公教育迅速占领市场。

  然而,近年来多名消费者反映,花费数万元报名中公教育“考不过包退费”协议班的课程,但在未能通过考试申请退费时,却无法顺利退费。其中,有的考生被告知“资金紧张”接受了分期退款方案,但仅收到部分退费,之后被一拖再拖,还有的考生拒绝接受分期方案,要求按照协议规定一次性退费,自2022年以来为***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,至今没有解决。

  此次直播中,有不少用户在评论区讲述自己的遭遇。“一年多了,就退了一千。”“等一年了,问就是没钱,一拖再拖。”“2022年的钱2024年了还有一万五没退。”还有不少学员反馈难以联系到公司、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等问题。

  一位用户在评论区称,在直播间说退费的事情,但是被禁言。“就想知道剩下的钱什么时候能退回来。”“不落实退费,说得再好听都没用”。

  7月初,记者登录消费者服务平台“黑猫投诉 【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】”检索“中公教育”,发现共有107370条投诉信息,其中大部分为“退费”相关投诉。近30天内投诉量为1017件,仅4件处理进度为“已完成”。

  然而记者注意到,虽然深陷“退费难”风波,中公教育“考不过包退”的协议班目前仍在售。中公教育***显示在售多个协议班课程,例如“全过程国省定制笔面协议夺魁班14天14晚”价格为14800–26800元,全款协议:26800元,笔试不通过退14000元,面试不通过退14000元。

  股价跌破2元,较最高点已缩水超96%

  中公教育的“协议班”模式虽然吸引了大量学员,但也带来了较高的退款风险。若大量学员考试未通过,公司须退还高额的培训费。今年2月,湖南中公教育存在4000万元退费缺口一事登上了热搜。

  中公教育现金流为何出现如此大的问题?一方面,此前受疫情影响,线下课程无法开展,学员报名意愿低下,在经营困顿中,中公教育仍***取了“理享学学员贷”等激进措施,然而这些措施并未带来利润的增加,反而导致了利润下滑。2021年财报显示,中公教育净亏损达到23.7亿元。

  另一方面,理财投资占用了大量资金。从中公教育披露的种种官方资料中可以看到,该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,以及投资土地和房产,这些投资减少了可用于日常运营的现金流。

  从2018年开始,中公教育的培训机构、研发中心大幅扩张,地产业务开始在中公教育的商业版图中占据关键位置。然而,在地产行业的强监管环境下,中公教育在地产业务的投资并不顺利。

  例如,2020年底,中公教育宣布,以30亿元在北京市昌平区拍下一块住宅用地和一块多功能用地,随后将住宅用地进行转让;还曾***定增融资不超过60亿元,拟在北京市怀柔区打造建筑面积为32.6万平方米的学习基地,然而最终定增并未成功。

  中公教育因非流动资产中大额款项问题收到深交所问询,被要求说明其他非流动资产中其他非流动资产项下36亿元预付土地款、投资款的具体情况、交易的原因及合理性。

  中公教育曾在2022年6月对深交所的答复函中坦陈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,其中一项为:“上市后,用于购置土地、购置培训场所等长期性资产的支出大幅增长,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。”

  此外,自2022年11月以来,中公教育高管频繁大额减持行为一度引发市场不满。据媒体报道,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,鲁忠芳及李永新母子二人持股比例合计减至16.68%,累计***约合百亿元。

  中公教育财报显示,2021年营收69.12亿元,同比下降38.30%,净亏损23.70亿元;2022年营收48.25亿元,同比下降30.19%,净亏损11.02亿元;2023年营收30.86亿元,同比降低36.03%,净亏损2.09亿元。从数据看,中公教育亏损有所收窄。

  然而,这并未能挽回市场和投资者对中公教育的信心。6月3日起,由于“大股东跑路”“大股东质押股票爆仓”等传闻,中公教育突然开启暴跌并连续跌停,市值蒸发近30%。6月4日晚间,中公教育公告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,并否认公司股价大跌是由于大股东持股质押爆仓引起,称目前市场很多传言严重不实,并强调将不断努力恢复公司经营状况持续向好。

  但中公教育股价在小幅回升后继续大幅下跌,6月27日,一度跌至1.52元/股。7月1日晚李永新在直播间进行回应之后,股价再次小幅回升,但7月4日再次下跌,截至7月4日收盘,中公教育股价为1.55元/股,总市值缩水至95.59亿元。与2020年高点时的43.58元/股相比,中公教育股价的跌幅达到96.44%。

  新京报记者 冯琪

  编辑 缪晨霞 

  校对 杨许丽

标签: #教育

上一篇A股异动 | Q2业绩超预期 华测检测3日连涨15%

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