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记者 常佩琦
我国首批总损失吸收能力(TLAC)债券正式面世——近日,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相继发行TLAC债券,获机构投资者积极认购。
在市场人士看来,首批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上市,是中国银行业响应国际监管要求的重要表现,更是提高我国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、风险抵御能力,以及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键举措。
业内认为,随着TLAC达标进程的推进和资本市场的加速建设,TLAC非资本债券供给有望逐渐放量,成为较为主流的金融债券之一。
投资者积极认购TLAC债券
根据发行公告,上述两家银行的TLAC债券主要发行条款类似:基本发行金额均为300亿元,其中3+1年期发行规模200亿元,5+1年期发行规模100亿元;设置了增发规模不超过100亿元的超额增发权。
从实际认购情况看,工行、中行均发行了400亿元TLAC债券,行使了100亿元超额增发权。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,工行TLAC债券吸引了超过150家投资人参与认购,涵盖国有大行、股份制银行、城农商行、基金、保险、券商、外资机构等各类型机构,投资者分布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。
作为一种全新的债务工具,TLAC债券未来会被哪些机构投资者青睐?
向前回溯,为降低银行间传染性风险,巴塞尔委员会2016年发布《TLAC持有规则》,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(G-SIBs)从二级资本中扣减其所持有的其他G-SIBs发行的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,比照资本监管中小额投资和大额投资的扣减规则实施。
光大证券(***)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记者表示,央行等部门出台的《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》对上述资本扣减规则设置了过渡期,于2030年起实施。因此,在过渡期内,银行自营资金或成为TLAC债券主要配置力量。
王一峰进一步分析称,除交通银行外的其他四大行表内自营资金增持TLAC非资本工具有较大空间。虽然资本新规提高了四大行持有TLAC非资本工具/二级债的资本占用成本,但综合考虑之下,同业合作仍有助于优化发行成本。此外,G-SIBs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投资TLAC非资本债券只需计提风险加权资产,无须扣减二级资本,进一步提升了银行自营配置TLAC债券的潜在空间。
从国际经验来看,海外TLAC债券投资者以资管机构、保险资金、社保基金为主。王一峰表示,结合我国情况来看,预计除银行自营外,银行理财、公募基金、保险资金、大型企业财务公司等将成为TLAC债券的重要投资者。
2025年初四大行有望实现TLAC达标
大行筹备“交卷”是为了满足TLAC达标要求。
从达标时间表看,工行、建行、农行、中行四大行需在2025年1月1日之前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不低于16%的要求,交行需在2027年之前满足TLAC风险加权比率不低于16%的要求。
标普信评表示,经过静态测算,四大行为满足2025年TLAC要求所需补充的资本和非资本债务工具合计约为1.2万亿元。随着TLAC债券发行,国有大行TLAC缺口将显著减少。
据记者梳理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五大行均已公布TLAC债券发行***,合计发行规模不超过4400亿元。同时,五大行还有接近1万亿元已公告发行***但尚未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(合称“二永债”)。“如果以上发行***顺利执行,能够有效弥补TLAC静态缺口。”标普信评预计。
随着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扩张,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TLAC达标缺口?王一峰告诉记者,根据监管要求,合格TLAC工具主要分为Basel III(巴塞尔III)认可的资本工具和非资本债务工具两类。一方面,资本新规落地实施对大行影响较为正面,有助于边际缓释风险加权资产(RWA)消耗强度;另一方面,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角度来看,除了通过留存收益等方式实现内源性资本补充外,还可通过发行永续债、二级资本债等方式进行外源性资本补充。“内生积累与外源资本补充双重驱动,预计不会显著抬升TLAC达标压力。” 王一峰说。
TLAC债券供给或将逐步放量
多家机构认为,未来TLAC债券或对二永债产生一定替代效应。
惠誉评级表示,海外TLAC债的发行成本通常介于普通金融债和二级资本债之间,因此在国内G-SIBs逐步推出TLAC债之后,从成本方面考量,可能会逐渐减少二永债发行。
至于替代程度,中证鹏元认为,主要受五大行的资本充足率、TLAC债券的市场认可度和投资者群体培育情况等多因素影响。
“短期对二永债影响不大,中期或逐步形成一定置换力量。”王一峰表示,从中行、工行发行情况看,TLAC实际发行价格更接近金融债。凭借更低的资金成本和灵活的期限安排,TLAC债券或将逐步对二永债形成一定替代。后续大行将进一步统筹好资本补充和TLAC达标的关系,持续优化资本与TLAC结构分布,有效节约监管达标成本。
展望TLAC发展趋势,市场人士预计TLAC债券短期供给有限,中长期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中金固收团队认为,考虑到2028年TLAC风险加权比率的监管要求将达到18%,叠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扩张及TLAC非资本债券对二永债的替代效应,预计2025年至2027年TLAC债券供给或将逐步放量。
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TLAC债券发行趋势将呈现四种特点:发行规模逐渐增加,满足G-SIBs的TLAC监管要求;发行期限多样化,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需求;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,反映供需关系和风险收益比;随着市场对TLAC债券认知加深,或有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。
“随着TLAC达标进程的推进和资本市场的加速建设,预计TLAC非资本债券将逐渐成为较为主流的金融产品之一,也将有更多元化的TLAC创新工具推出,有利于银行业持续提升稳健性和防范风险外溢性,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判断。
标签: #TLAC